首页/ 政府信息公开 /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/ 规划公开 /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/ 正文

关于潼关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计划的报告

2019年3月20日在潼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



潼关县发展和改革局

各位代表:

受县人民政府委托,现将我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,提请县十八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。

一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

201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全县上下以“五个扎实”为抓手,突出“转型发展、追赶超越”工作主线,大力实施“生态立县、旅游兴县、黄金强县”发展战略,全县经济社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。

(一)主要指标稳中有进

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0.35亿元,同比增长7.6%,增速居全市第五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.96%,增速居全市第五;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1.3亿元,同比增长12.2%;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.5亿元,同比增长10.2%,增速居全市第十;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636万元,占调整预算的100.23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5元,同比增长8.2%,增速居全市第六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59元,同比增长9.4%,增速居全市第四;万元GDP能耗下降3.2%,圆满完成年度任务。

(二)项目建设扎实推进

紧紧围绕“项目为王”理念,严格落实项目考核和管理办法,紧盯目标,压茬推进,强化考核,项目建设进展顺利。实施重点项目71个,完成投资82亿元,占年度任务的101.8%。其中,13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.2亿元,占年度任务的118%。完成策划项目160个,总投资816亿元,分别是市上下达任务的6.4倍和5.4倍。全年争取资金16.87亿元,同比增长24%。全县招商引资在建项目30个,到位资金46.61亿元。

(三)产业转型初见成效

特色农业初具规模。粮食生产保持稳定,总产5.34万吨。软籽石榴总面积达21549亩,产量3500吨,软籽石榴试验站和8个高标准示范园全面建成。花椒总面积达12.5万亩,挂果面积7.3万亩,2018年产值约2.2亿元。种鸭存栏达35万套,年产值约2.6亿元,安大种鸭二期进展顺利,建成后将新增种鸭6万套。油用牡丹总面积1.5万亩,众源牡丹加工厂建成试产。潼关肉夹馍速冻饼成功进入美国等国际市场。苍术中药材基地、黄金桃种植基地、林麝养殖等项目进展顺利。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.2万亩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,平整沟坡地1200余亩。

新型工业稳步壮大。黄金工业巩固提升。中深部探矿坑探掘进1.35万米。中金公司废渣回收项目建成投产。富源公司技改项目进展顺利。金银首饰销售额跃升至11亿元。新兴工业加快成型。中陕核钼精矿、PC构件等项目建成投产。中广核风电项目36座风塔并网发电。华润风电项目9座风塔已并网发电。金国电子电器回收项目即将建成。泓乔混凝土搅拌站完成迁建。工业园区规划面积扩大至7.28平方公里,电力专线、消防通道和污水管网对接工程全面投用。

旅游产业加快推进。全面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,编制完成了《潼关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》。借力华旅集团积极融入大华山旅游目的地,东山景区由华潼公司全面接管,景区营销运营提质加速。古渡坊景区全面运营。黄河湿地公园、矿山公园等项目进展顺利。水坡巷历史文化名街即将获批。潼关旅游宣传片拍摄完成,系统性、多渠道开展了首届陕西潼关生态旅游文化节等“一月一主题”系列宣传活动。智慧旅游平台筹建有序,新建提升10座旅游厕所,设立旅游标识标牌20余块。累计创建3A级景区3家,星级农家乐8家。

(四)城乡建设统筹发展

《潼关县城市总体规划》通过专家评审,提升改造8条城区道路。百和缘佳园等房产项目进展顺利。西区污水处理厂、退水明渠工程、智慧城管系统主控平台全面建成。新建垃圾中转压缩站3座,建筑垃圾填埋场项目完成前期工作。城区管网改造项目新建蓄水池3座,铺设管道1.8公里。秦东省级重点示范镇和安乐黄金特色小镇建设进展顺利。太要镇敬老院主体完工。国道522暨国道310引线工程开工建设。绿化美化国省县镇道路79公里,铺设沥青水泥路面62公里,生命安全防护道路达61公里,省级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创建成功。“双美”工程投入1235万元,实施了重点村建设及净化、硬化、亮化和排污工程。

(五)脱贫攻坚卓有成效

通过拨付产业扶贫资金等措施,扶持27个村级扶贫合作社,带动1861户贫困户增收。全县1523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。危房改造入住361户,404户易地搬迁户领到钥匙。安全饮水、排污等48个项目全部建成投用。贫困户参合率、大病保险参保率和教育资助率均达到100%,“一站式”即时结算和签约医生服务政策有效落实。贫困人口纳入低保的451户1082人、特困人员158人、残疾人598人。享受退耕还林政策的贫困户共220户,聘为生态护林员的60名。全年脱贫227户747人,退出贫困村4个。

(六)生态环境持续改善

秦岭整治强势推进。全县共排查点位1680个,确认问题332个,完成整改319个。污染防治强力推进。拆除燃煤锅炉253台。县城清洁煤配送中心和5个乡镇配送点全部运营。城区烟花爆竹全面禁燃。取缔“散乱污”企业29家。全县14家建筑工地和2家商砼站全面落实6个100%措施。175家餐饮业单位完成油烟治理。城区所有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任务全面完成。12家汽车修理厂uv光氧净化设施通过验收。河湖长巡查实现制度化、常态化。居民环境废矿渣及三小废渣综合治理项目基本完工。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4.78万亩。城区大气优良天数较去年增加32天。

(七)财政金融平稳运行

财政收支符合预期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636万元,超额完成调整预算。财政支出完成140068万元,占市上下达任务的95.2%。金融存贷稳步回升。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58.6亿元,同比增长5.7%,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.8个百分点;各项贷款余额达29.8亿元,同比增长0.5%,主要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。

(八)营商环境不断优化

企业开办平均用时压缩至1天。项目从立项到办好施工许可证平均用时47个工作日。企业用水、用电、用气报装办理时限、环节、成本均大幅压缩。涉税服务实现148项“全程网上办”,373项办税事项和255项便民事项实现“最多跑一次”。17%和11%两档增值税税率分别下调至16%和10%。工、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。一般工商业电价降至0.673元/千瓦时,降幅10.31%。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011户。

(九)民生保障全面加强

全县民生支出11.73亿元,占财政支出的83.8%。补充新任教师67人。新建公办幼儿园2所,建成宿办楼3栋,完成4所学校旱厕、浴室改造,为20所学校安装了免费饮水设备。高考本科上线率85.2%,名列全市中上水平。普惠园占比达到79%,全市排名第二。分配保障性住房1388户。新妇幼保健院、中医院建成投用。全县参合11.7万人,参保4.83万人。转移农村劳动力3.19万人次,新增城镇就业5774人,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.13%以内。建成8个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。举办各类大型演出、体育活动300多场,受惠群众8.1万余人次。市级非遗项目《黄河老腔》在香港荣获文艺汇演金奖。潼关被授予“陕西省风筝最佳放飞基地”。

总体来看,全县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、稳中趋优态势。但也要清醒地看到,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。一是新旧动能转换尚需时日,全县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。二是项目带动不充分,缺少重大项目支撑。三是财源基础薄弱,增收后劲不足。四是服务意识不到位,营商环境仍需提升。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,认真研究,切实加以解决。

二、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

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新发展理念,坚持高质量发展,坚持全面深化改革,聚焦追赶超越目标,落实“五个扎实”要求,加快实施“生态立县、旅游兴县、黄金强县”发展战略,加速推进经济转型、城乡融合发展,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,统筹推进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保稳定各项工作,以政治建设为统领,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,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。

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:全县生产总值增长8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%;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%;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.2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%;万元GDP能耗下降2.6%。

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支撑:2019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60个,年度计划投资58亿元以上。(详见附页)

围绕2019年各项目标任务,重点抓好以下工作:

(一)聚焦“项目为王”,增强有效投资动力源

全面强化项目推进。深入实施“项目建设攻坚年”活动,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联、联席会议制、“三项机制”等制度,坚持 “一周一协调,一月一督查,一季一开工,半年一观摩、一年一奖惩”,力促年度60个重点项目早开工、快建设。

全力以赴争资引项。密切跟进中省市政策、资金投向,精心谋划一批有规模、上档次、竞争力强的大项目,及时补充调整“项目库”,全力加强对上衔接,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中省市盘子,更多的资金投向我县。全年策划包装项目不少于180个;向上争资不少于17亿元。

突出狠抓招商引资。坚持招商引资“一号工程”,加强招商力量,强化要素保障,提升优惠政策,千方百计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强、财税贡献大、就业带动多的大项目。全年签约项目10个以上,到位资金不少于45亿元。

持续提升营商环境。继续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补齐加强监管和优化服务的“短板”。深化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进一步压时限、缩环节、减前置、优流程、降成本。积极搭建融资平台、申报企业债券、推进政银企对接活动常态化,不断拓宽融资渠道。扩大土地增量,加大储备力度,统筹调度土地资源向重点项目倾斜。落实好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,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。

(二)聚焦产业转型,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

坚持“黄金强县”发展战略,加快壮大新型工业集群。紧抓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政策机遇,加强与灵宝对接,共同打造循环工业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。支持引导企业加大中深部探矿力度,不断挖掘黄金资源潜力。加快企业升级改造,打造生态、绿色矿山经济。大力开发尾矿资源,启动实施尾矿环境治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。积极招引金银饰品精加工企业入驻,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金银饰品贸易基地。围绕聚泰一、二、三期项目,加快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。围绕中广核风电、华润风电,启动二期项目建设,加快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。实施金福新能源废旧电池回收、5000吨钼酸铵、锑生产系统提升及综合治理、PC构件二期、西姚减压站至秦东输气管道等项目。

加快“旅游兴县”战略步伐。全面建成东山景区、黄河湿地公园、矿山公园等“一城三园一街”和“十里画廊·慢游潼关”两大旅游体系核心景区。加快推进古城保护开发、乡村旅游等景区建设。实施旅游品牌“十个一”工程,叫响黄河与秦岭对话、山河表里潼关行等旅游品牌。加强与华旅、中国五矿等集团战略合作,积极融入大华山旅游目的地。全面整合资源,实施旅游大环线建设,推动全县景区串点成线、连线成面。继续加大营销推介力度,提升配套服务水平,不断提高我县旅游影响力。

全力壮大特色农业。确保粮食安全,粮食总产达到4.5万吨以上。持续纵深推进以“软籽石榴、油用牡丹、花椒、种鸭”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向品牌化、规模化、产业化方向发展。稳步壮大黄金猪、苍术、林麝等种养殖规模。全力推进“农业+”深度融合,加快广泽盛农生态园等项目建设,支持油用牡丹、花椒等农业深加工企业扩产提效。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。

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。立足区位优势,提升物流港基础设施,实施金通综合物流园项目,打造黄河金三角区域物流集散基地。建设食品产业聚集区,鼓励支持企业加大资金投入,全力推广肉夹馍、酱菜等特色小吃,打造“总部经济”。

(三)聚焦三场攻坚战,补齐小康社会发展短板

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严格按照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要求,坚持精准扶贫政策不变、力度不减。深入落实“八个一批”帮扶措施,坚持把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支撑,全面推广“扶志六法”,系统解决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,确保所有贫困户真脱贫、不返贫,脱贫群众收入稳中有升。

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战。扎实推进“生态立县”战略,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。巩固拓展秦岭北麓生态恢复专项整治成果,加快健全秦岭潼关段生态环境保护长效化管控机制。严格落实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部署和铁腕治霾三年行动方案,精准抓好清洁取暖、散煤治理、“散乱污”企业整治和居民煤改气、煤改电等。统筹实施生态治理,启动渭河水生态修复、中小河流潼关段综合治理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工程。大力开展造林绿化,实施铁路公路沿线、城市街道、村庄公园等节点增绿工程,全年完成营造林3.5万亩。

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。严厉打击非法集资、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,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。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,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、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。增强忧患意识,妥善应对,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。

(四)聚焦城乡建设,构建生态宜居美丽家园

加快品质县城建设。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,启动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,加快推进百合缘佳园、明大锦绣城、嘉和苑等小区建设,改善城区居民居住条件。加快建筑垃圾填埋场、污水处理厂改扩建、智慧城市等项目建设步伐,不断完善城市功能。确保二级汽车客运站投入运营。全力加快国道522暨国道310引线建设、潼洛路改造升级等项目,启动沿黄观光路潼关段、西潼轨道交通等项目前期工作,打造“三省四市”区域交通枢纽。

加快小城镇建设。扎实推进秦东省级重点示范镇、加快绕古城公路、秦东水厂,潼河安置房二期等建设。实施安乐黄金小镇医养结合医院、气化太要、水润太要等工程,启动桐峪、代字营镇区改造。

加快推进乡村振兴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,抓好一镇两村农村综合实验区建设工作。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,扎实做好“厕所革命”、环卫一体化建设、污水垃圾处理、村容村貌整治等重点工作。以创建“四好农村路”国家示范县为抓手,实施农村危房改造、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,做好“大棚房”专项清理整治。

(五)聚焦民生改善,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

积极扩大城乡就业。开展就业创业培训,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,加强苏陕劳务对接,不断提升劳动力就业技能,拓宽就业渠道。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600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次。切实做好欠薪治理工作,保障农民工权益。

扎实推进教育事业。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,推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。开展普惠性幼儿园和示范幼儿园创建,力争普惠园占比达到84%以上。加快推进新潼关中学、南新幼儿园、秦东镇中心小学等学校建设,不断改善办学条件。

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水平。实施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,抓好中医院二甲评审工作,建成疾控中心业务综合楼,启动县医院产儿大楼和太要分院门诊住院楼、综合楼项目。落实好“全面两孩”政策,继续实施母亲健康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。

统筹推进社会保障。进一步推进各项社会保险扩面工作,构建稳定的社保体系。实施镇级敬老院及日间照料中心、殡葬服务中心项目建设,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。

持续繁荣文化事业。推进文化产业发展,打造黄金文化产业园。加快县级融媒体中心、秦岭国家健身步道等项目建设,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,丰富群众文化生活。

各位代表,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。让我们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攻坚克难,砥砺奋进,为决胜全面小康、奋力谱写潼关追赶超越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,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!